太虛與道體台灣包養——張載“太虛即氣”的再詮釋
作者:趙金剛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發表,原載《哲學門》(總第43輯)
提 要:張載言包養網站“太虛即氣”,針對當時思惟界對太虛的廣泛懂得,亦針包養合約對前代經學與佛老思惟,特別是認為佛老的思惟形式會墮入“體用殊 絕”的狀況,張載認為太虛就是氣,但其特征是“至虛之實”“至靜之動”,因為至虛之中含有至動,太虛必定會轉為無形之物,無形之物也必 然會復歸太虛,而萬物復歸太虛之后,也就具有了全新的、無限的能夠性,體和用親密聯系在一路。此外,無形必有性,性由形而有,形性相離,工夫可以使人恢復氣的清通之能。
關鍵詞:太虛 佛老 至虛之實 至靜之動 兩一
作者簡介:趙金剛,河南安陽人,北京年夜學哲學系博士,清華年夜學哲學系副傳授。
張載是“唯氣的本根論之年夜成者”【1】,氣論發展到張載那里才逐漸成為后世懂得的思惟形態。張載一廓之前氣學復雜的概念形態,以太虛、氣、太和、性等重要觀念為焦點統領,樹立起一套“簡易”的氣學思惟體系。關于張載的論爭是宋明理學甚至中國哲學的焦點問題,這一方面牽涉牟宗三師長教師反對將太虛懂得為氣的詮釋路向,另一方面也與丁耘傳授認為氣學無法承擔起當代中國哲學第一哲學的建設有關。本文堅持張載的氣學屬性,并對張載的“太虛”觀念進行更進一個步驟的詮釋,試圖提醒張載思惟的一些基礎特征。
一、破異顯宗
宋學興起,橫渠樹立氣學體系,一著眼點就在于對峙佛老思惟。《正蒙 · 太和篇》包養軟體一段最能顯示張載對于佛老的態度,特別是為安在思惟上他不克不及接收佛老的觀點: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生命通一無二,顧離合、收支、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于《易》者也。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無限,體用殊絕,進老氏“有生于無”天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 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江山年夜地為見病之說。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六合。明有不盡,則 誣世界乾坤為變幻。幽明不克不及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陰一陽范圍六合、通乎晝夜、三極年夜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然一涂。語天道生命者,不罔于模糊夢幻,則定以“有生于無”,為窮高極微之論。進德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其蔽于被而陷于淫矣。【2】
此言“虛空即氣”與“太虛即氣”其義一也。“即”,是也。有與無、隱與顯、神與化、性與命、聚與散、出與進、形與不形,均是張載思惟中所謂“兩”,太虛與形氣也構成“兩”的關系,但其“兩”卻非截然異質的,太虛是氣的本來狀態。此為氣之太虛或虛空,分歧于老氏之無(nothing)與釋教之空。“虛”為“氣”,“虛”不生氣;“氣”有便齊有,不存在一個絕對的空無的時刻;“氣”為實有,不為變幻:此為虛與氣之“一 ”。太虛與形氣的“兩一 ” 可以稱為張載思惟中“本源的兩一 ”,由此“兩一”關系之成立,一切“兩”均可通而為一。【3】此為張載哲學之立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張載展開對佛老思惟的進一個步驟批評。無論張載對佛老懂得能否準確,從此段論述中,可以發現台灣包養網張載在哲學上不克不及接收的一些基礎觀點,即虛氣為二、短期包養體用殊絕、形性相離、天人相分。反之,張載哲學本身之立論包養價格ptt亦有四:太虛即氣、體用一如、形性相資、天人合一。
所謂“虛氣為二”可有多種范式:或謂存有有一時空上“無”的起點,從此起點而衍化(“生”)為六合萬物(漢唐道家元氣論);或謂存有皆無甜心寶貝包養網時無刻不從一絕對的時空之域不知其所以但是然地產生(郭象之“獨化于玄冥 之境”);或謂存有必待一絕對的無方可成立(王弼之以無為本);或謂存有只是絕對空中之緣起幻現(釋教之空有)。這些其實都是張載批評的對象。
所謂“體用殊絕”,“殊絕”者,隔斷也。虛能生氣,則從虛到氣不絕不斷;然這般,則氣為被生者,為第二性之存在,氣不克不及生虛,從氣到虛為隔斷。這般,要么引進“獨化”之奧秘形式,要么為一不克不及生生之逝世寂世界。又可追問,虛能生氣, 一次齊生?無時不生?若一次齊生,生出來后,氣與虛似無甚關聯,氣在而虛亡,虛更管攝不了氣,此一殊絕也;若無時不生,既生之氣已充塞宇宙,將復何往?若不獨化于玄冥之境,則此世界將為一阻塞之狀態,重生之氣,必處處受阻。此外,凡言“虛氣為二”者,體皆無長期包養限無待,用皆無限有待,從體呈用頗為坦途,由用歸體而為斷崖——包養網比較必舍用以求體,而無即用即體。張載多批評釋教不知“用”,此處亦針對道家言“體用殊絕”。
所謂“形性相離”,形無自性,形為性累,性在形外。或墮肢體、黜聰明以求真宰;或鍛煉形氣,成仙登極;或謂肉身非我,煩惱業障由形而有,涅槃解脫,方得真性。這般,必小看了現實中的“我”,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倫日用亦無本源性價值。
所謂“天人為二”,天自天,人自人,天人不相與,天道之天然無與人性之仁義,天與人為兩個世界。或亦可說實然與當然并無必定關系,或亦可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桀亡,或可謂天雖虛為實,人雖實為幻。
這些都是張載哲學體系所要批評的思惟,究其本源,張載認為,任何一虛氣為二的形式,皆可以導致“體用殊絕”“形性相離”“天人為二”。只要回到太虛即氣的構架,懂得太虛的真實含義,才幹樹立起真正的體用一如、形性相資、天人合一的哲學系統。
二、太虛與天
張載言“由太虛,有天之名”【4】,在其哲學系統中,“天即太虛之別名”【5】。“太虛”之觀念起自戰國道家,但是隨著中國哲學的發展,其應用則不限于一家一派,漢唐儒道二家應用這一觀念自不待言,釋教西來,亦以“虛”言佛理。茲舉數例與張載所言之“太虛”相較【6】,《禮記正義》孔穎達言:
(鄭)注《考靈曜》用包養意思渾天之法,今《禮記》是鄭氏所注,當用鄭義,以 渾天為說。案鄭注《考靈曜》云:“天者純陽,清明無形。圣人則之,制璇 璣玉衡,以度其象。”如鄭此言,則天是年夜虛,本無形體,但指諸星運轉以為天耳。【7】
孔穎達以為鄭玄所言“天”即為“年夜(太)虛”,此太虛起首有“空間性”意涵,諸星等無形有象者可布于太虛。【8】在張載處,“天”為太虛基礎義,太虛之空間性含義亦為張載所承繼。如張載言“氣之離合于太虛”【9】。然此太虛在張載處可具有“空間性”,亦與太虛無形至清有關。
但在鄭玄處,天有“六天”,昊天天主為“清虛之體”,五天帝為“生養之功”【10】。然在張載,天實只要一,此天有“天德”“天道”,本此統一之天,張載言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 一于氣罷了”【11】,不需求以包養心得“六天”分言體與功用。“太虛即氣”實即“通全國一氣”,德、道、體、用是從分歧視角言此“一氣”,“帝”亦從氣之理的角度言說。
鄭玄、孔穎達處,天或太虛能否為“氣”,或可進一個步驟探討。鄭玄言“尊極清虛之體”之“昊天”,同時還言“肅然無物”的“太易”,“太易無形之時,虛豁寂寞,不成以視聽尋”。以此觀之,此太易似亦為太虛。“太易,六合未分,乾坤不形也”,太易“未見氣”,這一描寫似無法斷定太易非氣,但從太始是“元氣之所本始,太易既自肅然無物矣,焉能生此太始哉,則太始者,亦突然而自生”【12】這樣的論說來看,鄭玄處肅然無物的“太易”似仍為絕對的空無,而不是 “無形而有氣”般的張載的太虛。同時,鄭玄對太易、太始、太初、太素的描寫則仍為一宇宙論形式,這與漢唐氣論在闡述虛與氣的關系時往往為宇宙論形式有關。【13】
鄭玄以下,韓康伯注《易》,其“太虛”觀念類似郭象之“玄冥之境”。其闡釋萬物與太虛的關系,也接收了郭象的某些講法。如韓注《周易 · 系辭上》有:
“道者何?無之稱也,無欠亨也,無不由也。況之日道,肅然無體,不成為象,必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
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成以形詰者也。故曰:“陰陽不 測。”嘗試論之甜心花園曰:原夫兩儀之運,萬物之動,豈有使之然哉?莫不獨化于年夜虛。欻爾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應;化之無主,數自冥運,故不 知所以但是況之神。是以明兩儀以太極為始,言變化而稱極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為者,窮理體化,坐忘遺照。至虛而善應,則以道為稱;不思而玄覽,則以神為名。蓋資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者也。
“夫有必始于無,故太極生兩儀也。太極者,無稱之稱,不成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14】
韓康伯之“神”為“妙”萬物之原,無形無象,似獨立于物。萬物動力之源 在此奧秘之“神”,而不在內在之“機”。韓康伯有一從無到有的形式,然卻不類無生有,有是獨化、自造的。
張載之世界圖示則較之鄭玄等更為“易簡”,不需資借這般多的環節來展開對世界的描寫。同時,張載的世界圖式也不是“階段論”的宇宙圖景。當然,相較于韓康伯等,張載又無奧秘之傾向,萬物內在具有動機,萬物亦非獨化而有。
在張載這里,無形之氣的太虛與無形有象的氣,有便一齊有,太虛與形氣 構成一 “兩一 ”之關系,從世界構成講,此“兩”邏輯最為優先,“太虛不克不及無氣”當有此一層含義,即有太虛必無形氣。
張載所批評的“老氏”并不單指老子,而是他所懂得的整個道家、道教學說。之于太虛,他所批評的“虛能生氣”等觀點,亦是他對道家思惟的某種抽象、綜括。在道家,太虛更是與虛無緊密聯系在一路。《史記 ·太史公自序》 描寫道家言“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沿襲為用”【15】。《管子》已講“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16】。《河上公章句》言:
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于虛無。
虛無能制無形。道者空也。【17】
這就將虛無與道聯系起來,講無形出于虛無,并受虛無之道的宰制。《文子·道原》則講“真人體之以虛無”【18】,此種以人“體”“保”虛無的講法,在道家、道教系統頗為常見,此即張載批評“略知體虛空為性”的一個針對點。道家、道教的“體之以虛無”,卻要不與物雜,離開具體的萬物的功用,復歸所謂虛無來源根基,實際上是要絕用以求體,此不克不及為張載接收。
釋教初來,較早之文獻,如《牟子理惑論》以太虛言天,講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后譯經亦有以太虛指天,如《法華經》卷二《譬喻品》言“諸天伎樂百千萬種,于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然從義理上說,則有虛空界、 太虛空、虛空無為、虛空躲等。如在宋代士年夜夫群體中頗為風行的《楞嚴經》【19】講: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包養價格ptt。
以目觀見江山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此太虛并非一實體,而是一個絕對抽象的空間,是“群器”緣起而顯的一個整體,由于器物的存在,將此太虛空顯為小的空間,假如器物消解,此太 虛空整體也就呈現。當然,《楞嚴經》更強調人的認識對“一 ”和“異”的判斷。張載所批評以“江山年夜地為見病”當與《楞嚴經》所言親密相關。
禪宗興起后,更常以“太虛”“虛空”講世界本來與萬物之性空。如《壇經》言:
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相,日月星宿、江山年夜地、根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惡人、惡法善法、地獄地獄、 一切年夜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眾人性空,亦復如是。【20】
汝之天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根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21】
萬物為空,離相方能顯空,而空亦為空,天性亦是空。受《壇經》影響,后 世禪宗多以太虛或虛空論說“性空”。張載批評“略知體虛空為性”亦與禪宗講法有包養甜心網關。“吾儒本天,釋氏本意天良”,張載似可承認二程此一講法,其太虛即為天,太虛即氣,即針對由“心”變幻出一 “空”的世界的講法。
由上可見張載以“太虛即氣”立教,絕非隨意應用哲學名詞,而是針對當時思惟界對“太虛”的既有判斷,將太虛氣化而成為“實有”,從此實有之太虛立論,展現一實際的“世界圖景”。太虛只要以氣言,才幹與張載本身要批評 的佛老觀點區別開來, 一旦太虛為一 “太虛神體”,則將有落進佛老思惟形式的能夠,此不克不及為張載所接收。中國現代哲學的“天”具有主宰之天、命運之天、天然之天、義理之天、人格之天多種含義。而張載“由太虛有天之名”建構其哲學,則排擠人格之天,而將主宰、命運、義理之天收攝于天然之天,我們頭頂的蒼蒼之天,便是我們的本來、根源,也是我們的主宰,更是我們窮理、做工夫要指向的對象。
張載特別強調此太虛“至虛之實”的面向。“太虛者,天之實也”【22】,“六合之道無非以致虛為實,人須于虛中求出實……凡無形之物即易壞,惟太虛無動搖,故為至實”【23】,太虛為“至虛之實,實而不固”【24】。張岱年師長教師特別重視張載思惟中“至虛之實”的面向,他講:“太虛恒常,故可謂至實。此非謂物為不實,無形之物,與無形之太虛,本皆實在。”“普通所認為空無一切之太虛,實并非純然無有,只是氣散而未聚。”【25】即虛且實,虛能容,實能生,虛則不固,即擁有無限生的能夠,而此實方為究極來源根基之真實,亦為舉目可見之真實。至虛之實,方可包括全國,化成萬物,成績萬有。太虛為天,就在我們頭頂,天籠罩萬物,無所不包,這樣一太虛本體,完整不奧秘,卻是一切生物之來源。此所謂“乾稱父”。
三、至靜之動
虛實為兩,由太虛即氣、為天而一。太虛不僅為“至虛之實”,還是“至靜 之動”。《正蒙 · 乾稱篇》講:“至虛之實,實而不固;至靜之動,動而不窮。”【26】有動之動,其動必有窮盡之時,只要此“至靜之動”,才成為宇宙恒久的 動力。丁耘傳授講“氣宗年夜本在活動,氤氳是也、不息是也;而上通虛靜,太虛是也;下攝存有,條理是也、成性是也”【27】。在張載,至靜方可不息,不是活動上通虛靜,而是虛靜自己就是至動。《橫渠易說》講:
天行何嘗有息?正以靜,有何期程?此動是靜中之動,靜中之動,動 而不窮,又有甚首尾起滅?自有六合以來以迄于今,蓋為靜而動。天則無心無為,無所主宰,恒然這般,有何休歇?【28】
至靜,正是蘊含著無限的動能,而無限的動能則意謂著存無形態無限性的能夠,“無不容然后盡屈伸之道,至虛則無所不伸矣”【29】,“無不容”即“至 虛”,在至虛中以致靜之動展開一切能夠。若何展開?“太虛不克不及無氣,氣不克不及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克不及不包養網dcard散而為太虛”,“不克不及”“不克不及不”即為“必定”,此一必定性的過程遍布時空而又構成時空,對于任一時刻來講,即由太虛之氣轉為有象之氣,亦由萬物散為太虛無形之氣,萬物之氣復歸為太虛,因為甜心寶貝包養網至靜之動,不會有“滯”,即不會有一段時間堅持為太虛之氣,而是無時間性地進進下一輪生化。以冰水比方為說,時時刻刻都有水結成冰,也有冰化為水,可是 冰化為水不會在水的狀態逗留半晌,因為一旦為水,則成“至靜之動”,若這般,即立刻走向下一次天生。這般方為“塊然太虛”,方為“野馬”“塵埃”“氤 氳”(《正蒙·太和篇》)。論者講“太虛一氣一萬物”,只截取一環,在張載那里,這樣包養網VIP一過程,實為環環相扣、間不容發之過程。
包養心得從本源上講,太虛與形氣之兩,又一于太虛之氣“至靜之動”,“浮沉、升 降、動靜、相感之性”【30】為世界展開的邏輯本源。萬物散為太虛,然方散為太虛無形之氣,便有“至靜之動”【31】,便天然轉為形氣。這般,太虛恒在,形氣亦恒在。此可謂“未嘗無之謂之體”【32】的一重含義。張載之所以能脫轉前代儒家之天與太虛觀念,本源上在于對“動靜”的強調,將質料(matter)與動靜(energy)置于邏輯上同樣優先的位置。【33】
張載言:“氣有陰陽,屈伸相感之無窮,故神之應也無窮;其散無數,故神之應也無數。”【34】必言兩端,方不至于殊絕,今之學者詮釋張載,實際上只講了 一端。太虛為無形至動之氣,“至動”帶來氣本來狀態之無窮能夠,而具體的氣都將復歸為太虛之氣,參與到新的無盡的運化之中,每一具體的氣,也因之 有無窮的能夠性。無形則有具體之功用,無形則有變化為無窮盡的無形之能夠。任何氣均處于這樣一個從無限到無限再復歸于無限的過程之中,而肆意一時刻的無限,也都蘊含了朝向無限的能夠,肆意一時刻無限的“全體”卻是“無限”。
虛能生氣,按張載所講,虛無窮,氣無限,那么對于人來講,似是以稟得的無限的氣,往追尋那無限的體。復歸、保有這樣的無限,將成為修行、修養尋求的目標,這就是“絕用求體”。然太虛即氣,太虛不克不及無氣,則將在具體而無限的用中顯此無限的體,明此無限的體,必接收其天然生化的用,此所謂“本天道為用”,此即不舍無限而達無限。
順此,“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亦是“體用殊絕”之思緒。所見即無限,能見即無限,無限為不真,無限亦空。雖按釋教所講,任何一無限中均含全體,然落在實踐中卻不克不及著意于此無限,要離相顯空,有此“離”便有殊絕味。
張載之體不為空無,其體自是無形的形體、至動的質料,是氣的本來狀態;用必定來自此至動,而“散”在張載處絕不克不及懂得為純粹的消極,氣的“散”意謂著由用復體,“聚”反而在某種水平上意味著至動的缺掉。
張載“立清虛一年夜為萬物源”,然此源卻不是逝世源,萬物便是流,又都是新的源。萬物之年夜源,時時刻刻運化不息,張載處不存在一固定的實體化的清虛一高文為源,此源也不是無能生有的時間意義上的源。此張載意義上的“道包養留言板體物而不成遺”。
即言聚(由體而用),又言散(由用復體),此所謂虛氣相資。此所謂永恒的兩一。張岱年師長教師以為“太和即陰陽會沖未分之氣”【35】,此為本文所不取,本文以為,太和在張載處是總虛氣之全體,“太虛即氣”為太虛之一種兩一關系,而總虛氣之兩而為“太和”,亦在全體上為“一 ”,太和即所謂“易” “道”,所謂“年夜全”“全體”。當然,在這重意思上,張載至虛至靜至動的太 虛,與“道”還不克不及完整同等。【36】“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起落、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細編、相蕩、勝負、屈伸之始”【37】,便是描繪宇宙、世界每時每刻之樣態。
四、形性相資
無形必有性,性由形而有,此是張載處理形性的基礎思緒,此為“合虛與氣有性之名”的天然展開。
張載此一思緒實順前代氣論而來,正如《五行年夜義》中所講之“體性”,體為形體,性為功用,無論是五行還是萬物,有必定的形體,必定有與之相關的 功用。性之落實到“天性”,當與其“性質”“效能”義有關。五行之性,實際上 即為五行之性質、效能;人之性善,在孟子處亦可解為能善。本質上性若何或 以本質言性當為后出。【38】
《正蒙 · 誠明篇》言:“形包養俱樂部而后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六合之性存焉。”【39】此 “氣質之性”含義為“氣質的性”,為氣動靜、相感、攻取之性,此性正與“功用” “效能”有附近之處。或可說張載恰是在氣的不克不及“功用”“效能”下言說 “性”的。“人之剛柔、緩急、有才與不才,氣之偏也。天本參和不偏。”40氣有偏,則有其展現出之效能。在張載的系統中,將附子熱、年夜黃冷視為“氣質之性”當較為天然。張載處不存在一離開形的、可以墮進氣質中的本然之性。張載之形性相資,亦分歧于朱子性氣“不離包養站長不雜”。牟宗三區別“太虛神體” 與“清氣之質性”,本源上還是以朱子似的思緒懂得張載之“性”。在張載處,“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41】,極清之氣具有最強的感通才能,此種由清所帶來的通,恰是六合之性的展現。常人皆無形,有此性不得不無形帶來的氣質之性;然無形便是有氣,有氣就有讓此氣清通的能夠,因為任何無形的氣其本來狀態均是“太虛之氣”,所謂“變化氣質”的工夫就是讓此形氣復歸清通的盡力。張載之言,與年夜程子所謂“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 也”42有相通之處。是以,六包養心得合之性即含有本來義,更具工夫指向,“善反之則 六合之性存焉”,此所謂“成性”也。張載所謂“性未成則善惡混,故豐亶而繼善者斯為善矣”,“知禮成性”,“年夜能成性之謂圣”,“正人之道,成身成性以為功者也”。還是那個形,未成時即是善惡混,若成時,便與太虛本體湛一清明普通。此所包養管道謂工夫上的“兩一 ”(由兩及一)。
“天人合一 ”四字實出于張載。《正蒙 ·乾稱篇》言:
釋氏語實際,乃了解者所謂誠也,天德也。其語到實際,則以人生為 幻妄,〔以〕有為為疣贅,以世界為蔭濁,遂厭而不有,遺而弗存。就使得之,乃誠而惡明者也。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 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彼語雖似 是,觀其發本要歸,與吾儒二本殊歸矣。道一罷了,此是則彼非,此非則彼是,固不當同日而語。其言流遁淪陷,窮年夜則淫,奉行則波,致曲則 邪,求之一卷之中,此弊數數有之。年夜率知晝夜陰陽則能〔知〕生命,能知 生命則能知圣人,知鬼神。彼欲直語太虛,不以晝夜、陰陽累其心,則是 未始見易,未始見易,則雖欲免陰陽、晝夜之累,末由也已。易且不見,又烏能更語真際!舍真際而談鬼神,妄也。所謂實際,彼徒能語之罷了,未始心解也。【43】
張載言“天人合一 ”實亦針對佛老而言,只要從以上“太虛即氣”“體用 一如”“形性相資”三重進手,破中顯力,方能更深層地輿解張載“天人合一 ” 之意涵:太虛為天,為一切存有之本來狀態;一切存有從本來中來,本來必轉為存有,而存有又一定復歸本來;存有無形,形從太虛中來,變化氣質則可在無限的存有中獲得與無包養管道限的太虛一樣的感通才能。
天人合一不料味著天人無別:有別方能合。別即為兩,“兩不立則一不成見”,太虛與氣之關系即為本源上之“兩一 ”,人要能推此兩以合一,這就需求后天的“學”。此合一,要安身于本身的無限性,而又超出無限以達無限:
天能謂性,人謀謂能。年夜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謀為能,故六合設位,圣人包養妹成能包養女人。(《橫渠易說 · 系辭下》)【44】
注釋
1 張岱年:《中國哲學年夜綱》,南京:江蘇教導出書社,2005年,第68頁。
2 《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8頁。
3 關于張載哲學中兩一結構及其意義,參見陳睿超:《張載“氣論”哲學的“兩一 ”架構》,《中國哲學史》2021年第1期。
4 《張載集》,第9頁。
5 張岱年:《中國哲學年夜綱》,第68頁。
6 張岱年師長教師已經討論過中國哲學史上“太虛”概念的一些用例,本文則從經學與釋教兩個角度予以補充。
7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08年,第592頁。
8 《晉書 ·地理志》言:“日月眾星,天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房玄齡等:《晉書》,北 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79頁)。
9 《張載集》,第8頁。
10 褚葉兒:《鄭玄的六天說與陰陽五行》,《中國哲學史》2020年第4期,第88頁。
11 《張載集》,第15頁。
包養行情12 懇標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中華書局,2007年,第645頁。
13 如《淮南子》講:“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虛無寂寞,蕭條霄霓,無有仿佛,氣遂而年夜通冥冥者也。……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無者,六合未剖,包養網比較陰陽未判,四時未分,萬物未生,汪然平靜,肅然清包養網單次澄,莫見其形。”(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第44頁)。
14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00年,第315、319、340頁。
15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292頁。
16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759頁。
17 王卡點校:《老子品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2、42頁。
18 王利器撰:《文子疏義 ·道原》,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8頁。
19 參見曹磊:《〈楞嚴經>心情論與宋代文藝思惟》,《理論月刊》2018年第1期。晁迥、蘇軾、蘇轍、黃 庭堅、王安石、蔣之奇、張商英、彭汝礪、張未、張方平、秦觀、晁說之、韓駒、郭印、馮楫、李綱、李光、 樓鑰、陸九淵、章甫、陸游、鄭清之、劉克莊等人均有閱讀《楞嚴經》之記載。
20 《六祖年夜師法寶壇經》卷1,《年夜正躲》,第48冊,第a29—b6 頁。
21 同上書,第b23—c12 頁。
22 《張載集》,第324頁。
23 同上書,第325頁。
24 同上書,第64頁。
25 張岱年:《中國哲學年夜綱》,第69頁。
26 《張載集》,第64頁。
27 丁耘:《道體學引論》,上海: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9年,第183頁。
28 《張載集》,第113頁。
29 《張載集》,第219頁。
30 同上書,第7頁。
31 同上書,第64頁。
32 同上書,第21頁。
33 同時,張載之觀念也與時人觀念頗分歧,二程自不用說,秦觀講“無窮如虛空,有物如六合”,此虛 空高于六合,與物關系亦不親密。王安石講:“道有體有效,體者,元氣之不動,用者,沖氣運行于六合之間。”(《王安石老子注輯佚會鈔》,上海: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第116頁)這就在體的層面上將動靜與氣的來源根基狀包養站長態相區分。
34 《張載集》,第66頁。
35 張岱年:《中國哲學年夜綱》,第69頁。
36 崔海東以下圖表現太和:
— — 太和之道———
太虛→氣 ◀ →法象→→萬物
此圖是本文所接收的太和與虛、氣的關系(崔海東:《辟佛老視域下張載本體義理的展開》,《中州 學刊》2013年第11期,第111頁)。
37 《張載集》,第7頁。
38 參見趙金剛:《體性與體用》,《中國儒學》2020年,第124—136頁。
39 《張載集》,第23頁。
40 同上。
41 同上書,第9頁。
42 《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1頁。
43 《張載集》,第65頁。
44 同上書,第232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