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去九宮格會議+丨品“質”煥新,發展見“力”——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追蹤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上海3月3日電 題:品“質”煥新,發展見“力”——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追蹤

新華社記者

上海,浦江兩岸春意盎然。新賽道、新模式、新動能,科技創新點燃新質生產力“爆點”。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形成“從0到1”“從1到100”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接力棒”。

向“質”而行,新變革鍛造新“質態”

從布局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到謀劃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五大未來產業,上海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前瞻性和定力一以貫之、厚積薄發。

——新技術醞釀新“變革”。

1月3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科學家團隊正式發布大模型開源開放評測體系“司南”,可以為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等提供一站式評測服務。

2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相關研究成果,存儲容量達普通光盤上萬倍、普通硬盤上百倍的“超級光盤”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這是我國在信息存儲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阮昊展示“超級光盤”(2024年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圍繞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領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規劃建設的設施多達20個;瞄準智能制造技術和工藝,上海實現“卡脖子”關鍵裝備、核心部件與工業軟件突破40余項……2023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0.2件。

——新工廠鑄就新“質造”。

燈塔工廠、智能工廠、零碳工廠……在上海,一系列“新”工廠不斷為智能制造增添發展新動能。

走進正泰電氣(松江)智能工廠,一臺臺大小不一、電壓等級不同的變壓器,經研發改造從“喝個人空間”礦物油變為“喝”植物油,實現可再生、可降解、可防火。

據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葉斌介紹,公司產品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今年銷售額可同比增長20%,其中國際業務占比約30%。

——新“鏈主”打造“共贏鏈”。2022年起,上海陸續公布兩批共25家“工賦鏈主”培育企業,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40家,帶動和賦能上下游企業1500家至2000家。

作為首批被納入的培育企業,致景科技的“飛梭智紡”平臺已接入全國9000多家紡織企業、70多萬臺織機,實現產能與需求精準匹配,將行業織機開機率提升至70%。

一輛西井科技的無人駕駛重卡Q-Truck(前)在位于上海的無人駕駛商用車聯合實驗室場地上進行動態測試(2023年9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點“數”成金,新要素澎湃新勢能

龍年春節假期,四川四姑娘山附近的民宿大隱與跡·四姑娘幾乎天天滿房,其中有一半客人來自成渝以外地區。民宿創始人唐曌說,民宿2023年開業,主要是在小紅書平臺開設賬號,定期更新。2023年入住率達到9九宮格0%左右,目前正在計劃增加投資。

“種草經濟”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的蓬勃增長點。總部位于上海的平臺小紅書,截至2024年初聚會月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用戶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形式記錄、分享生活方式,孕育出獨特的“種草生態”,幫助商家實現更高效的經濟轉化,激發消費潛力。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上海正在成為數字化生產力的弄潮兒。

在跨境出海服務商飛書深諾總部辦公室,一塊塊大屏實時跳動著來自海外的市場“信號”。“借助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知道哪一款產品誰關注、誰點擊、誰有付費意愿、誰下單了,這個反饋閉環最快‘T+1’就能完成,從而指導企業更精準完成生產銷售。”飛書深諾集團風控副總裁陳國陽說。

“堅信數字的力量,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方向。上海正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助力中國制造連接海外消費者,實現國貨出海。”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施登定說。

成立上海數據集團、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市數據局……近年來,上海建設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優化生態體系發展。截至目前,上海數據核心企業超1200家,核心產業規模超3800億元,上海數交所累計掛牌數據產品超過2100個,2023年全年數據交易額超11億元。

這是上海數據交易所成立儀式暨2021上海全球數商大會現場(2021年1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揚帆出海,橋頭堡鏈接新動力

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出鏡的智慧卡車,來自上海的西井科技。無人駕駛重卡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碼頭穿梭,且逐漸走向海、陸、空、鐵、工廠等多式聯運物流場景——西井科技近日在中國香港設立國際總部暨海外研發中心。“未來5年,西井科技香港總部將投入3億港元,吸納全球人才,參與國際競爭。”西井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譚黎敏說。

“讓越來越多新質生產力走出去,被看見、被認可”,成為諸多企業家的新年愿望。

2015年創辦的寰泰能源,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重點布局,從事新能源電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在全球范圍內并網、在建及儲備項目近2吉瓦,總投資逾100億小樹屋元。在哈薩克斯坦,公司近兩年中標率在40%以上,是當地最大的新能源供應商;在烏茲別克斯坦,公司投資的500兆瓦風電項目是當地最大的山地風電項目,也是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新能源項目。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中國制造正沿著‘一帶一路’,帶動當地建設的標準化,綠色生產力‘走出去’的腳步越發堅實。”寰泰能源董事長南逸說。

上海正不斷發揮區位與產業優勢發展跨境電商。2023年,上海跨境電商進出口實現2623.9億元,同比增長42.5%,建有海外倉138個,總面積超179萬平方米。同期,上海空港口岸跨境電商出口申報4.4億票,比上一年增長近2倍,創歷史新高。

2月28日,《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對外公布,位于浦東新區、規劃面積約0.88平方公里的這一合作區,在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區和口岸限定區域管理制度基礎上,疊加進出境人員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將“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制度從貨物向自然人拓展。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說,通過制度性開放、時租會議高標準投資貿易經貿規則對接、標準制度管理創新,加快“舞蹈教室五個中心”能級提升,使全球貿易投資要素流通更加便利、開放、自由,更有利于將上海打造成融入全球產業鏈的橋頭堡。(記者王永前、姚玉潔、龔雯、周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